酷暑里的19℃清凉 3万人参与的六盘水马拉松长什么样?
体育大生意第1144期,欢迎关注最好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本文作者:马莲红
体育大生意记者
当沿海城市正台风肆虐、北方开启“蒸笼”模式时,有这样一群人却在跑马拉松。 “19°的清凉,360°的激情”,7月23日,2017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六盘水站)开跑,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贵州省体育局和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钟山区人民政府和六盘水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承办。共有3万人参与此次赛事。
在夏天最热的时候跑马拉松,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夏季气温很高,跑步很容易中暑,对跑者的体力、耐力都是一大考验,大部分的马拉松赛事也会避开三伏天举办。但在六盘水,夏季跑步并不是不可能事件。素有“凉都”之称的六盘水,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紫外线照射适中,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9.7℃,也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冲着这份独有的清凉,共计3万跑友参与了此次比赛,其中全程马拉松5000人 ,半程马拉松3000人,10公里跑2000人,健康跑20000人,包括55名外籍选手参赛,覆盖9个国家地区,33个国内省市,参赛选手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3岁。而青年女歌唱家陈思思、奥运冠军王丽萍和优客工场创始人、中国马拉松十大年度跑步人物毛大庆的领跑也成为本届赛事最大的亮点之一。
作为赛事执行方与同期体育旅游论坛主导,北京中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在赛事运营期间,打造了系列活动,组委会开展了六盘水马拉松训练营及在国内马拉松比赛中尚属首次的女子专属训练营。15天赛事倒计时设计发布了以毛大庆、管油胜、李战哲、单盈等特色跑者为主题的赛事倒计时海报,引发广泛好评,中锐体育创始人刘晓蕾表示,“我们陪伴六盘水一起成长,打造赛事和周边产品,也希望带给跑友更加精彩的高品质赛事。”
本次赛事总奖金数额为98000美元,经过数小时角逐,来自巴林的选手阿勒姆·吉布里以2小时18分21秒获得男子全程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菲加和肯尼亚选手切鲍伊分获二三名。女子冠军被肯尼亚选手塔努伊摘走,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二三名。
▼最激动人心的开跑瞬间
在赛事宣传上,今年的马拉松更有受大众瞩目。新华社、人民日报、等80余家中央、省、市及县级媒体均参加了本次赛事。当天CCTV5还对比赛盛况进行160分钟的直播。事实上,这已经是六盘水第五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据介绍,这项赛事已成为六盘水市唯一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贵州省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之一。
作为一个地级市,六盘水马拉松赛事能够获得跑友们的青睐,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也得益于当地城市的规划建设。这里不仅有现代化的大厦楼宇,园林小池也随处可见,四面群山环绕,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当地云层较低,空气也很清新,有不少跑友开玩笑说“一年的雾霾都被清洗了”。
此外,当地的六盘水月照机场于去年正式通航,交通上的便利也让更多人注意到这座城市。
依托于当地的城市建设,今年赛事选用全新的比赛线路,精心设计的比赛线路景观更加美丽,赛道沿途囊括凉都大剧院、六盘水师范学院、明湖湿地公园、凉都体育中心、莺歌嘴自然风景、水城古镇、凤池、麒麟公园、凉都宫等当地最美的自然风景线。医疗和赛事补给较往年也有很大改进。
▼和好闺蜜一起奔跑
对于当地人来说,能够以马拉松这种友好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家乡,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更胜。“我已经跑了五年的六马,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很多跑友来到六盘水参赛,能在家门口参加比赛,自豪感油然而生。”刘敏是土生土长的六盘水人,在这次比赛中她获得了女子半程马拉松亚军,“最近我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很开心今天又取得这样的成绩,以后我每年都会回家乡跑六马。”
据统计,我国全年已经有500场马拉松比赛,显然马拉松运动已经成为时尚。然而这股风潮能否持续下去,清华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有着十分理性的看法。在同期举办的首届中国马拉松体育旅游高峰论坛上,鲍明晓说道,“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快速发展是好的现象,同时我们也有担忧,担心就和保龄球一样,一阵风就刮过去了。举办马拉松,要在这个城市明确自己的目的,打造差异化系列化开发文化和特色发展结合,和老百姓全民健身结合的方式。马拉松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只要打造适合这个城市,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可以避免同质化发展。”
▼论坛现场圆桌会议
鲍明晓认为,“围绕路跑和马拉松有一些专业的公司,有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将景区、乡镇、特色小镇结合起来。围绕整个体育产业发展,不一定都是全马,未必都是城市马拉松,赛事有很广阔的空间,围绕跑者创新性体验来做。”他举例说,“一线城市比如北马,主要吸引力是跑步的线路,从天安门出发的线路,全世界各地人,全球跑者从天安门出发,这是很大的体验价值,对于二三线城市也有机会,因为城市体验创新性体验城市管理有很多限制,交通城管讲卫生,中小型城市发挥的空间更大,这也是未来很好的发展方向。”
▼航拍镜头下奔跑的人群
事实上,除了路跑赛事,还有滑雪、攀岩、越野等体育赛事也可以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起来,据统计,中国体育旅游达到10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15%,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体育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旅游帮助相关产业完善商业模式。1+1>2,产生巨大附加价值。”
不过,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体育赛事和地域的结合还不完善。很多地域把“外来的”直接套用在当地使用,岂不知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之处,包括地域文化。想要用“如法炮制”的方法基本是行不通的。对于跑者而言,如果一个城市的赛事没有自己的“灵魂”,就很难和跑者产生黏性,也很容易产生“一去不复返”的局面。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也表示,想要实现长久的马拉松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用思维创新去发展价值,打造主题体育赛事永久赛址(例如宫古岛铁三、佛光 ),形成旅游目的地(圣地)。此外,赛事本身的完善、跑者服务、当地居民支持度以及赛事宣传等,都是实现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注: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经典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